避难间防火门 & 公共空间防火要求★
2018-01-18
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地的高层或超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高层住宅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恶劣的社会影响,如上海胶州路高层公寓发生的火灾造成58人死亡、70 人受伤,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如何保证高层及超高层住宅建筑人员在火灾情况下的安全的问题。
高层避难区域分为:室外阳台、屋顶平台、避难间、避难层。
在国家现行的《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中要求“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其中并没有对住宅建筑提出避难层(间)的要求。为了增强高层住宅建筑的安全性,在2015 年5月1 日执行的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增加了高层住宅建筑的设置避难层的要求“建筑高度大于100m 的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第一个避难层(间)的楼地面至灭火救援场地地面的高度不应大于50m,两个避难层(间)之间的高度不宜大于50m;建筑高度大于54m 的住宅建筑,每户应有一间房间符合下列规定:应靠外墙布置,并应设置可开启外窗。内外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该房间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宜低于1.00h。”
因公共区域的防火标准及规范不尽统一,此次选取中部某省的消防规范,以做参考,具体要求请各经销商及用户查阅本省标准规范。
养老机构: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据悉,老年人建筑层数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老年人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且不应设置在地下、半地下。老年人居住和活动用房应设置外窗且窗帘外不应用其他材料遮挡。每个外窗的面积不应小于1.5平方米,且短边不应小于0.8米,窗口下沿距室内地坪不应大于1.2米。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
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应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侧拉门等。疏散门内外1.4米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疏散楼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老年人建筑公用走廊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5米,公用楼梯的有效宽度不应小于1.2米。超过二层的老年人建筑宜配备一定数量的简易防护面罩、手电筒、保险绳、轮椅、急救担架等必要的火场逃生避难器材。
老年人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医院:高层病房各层设避难间
根据规范,医院高层病房楼应在2层及以上各楼层设置避难间。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平方米确定。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其避难安全和可供避难的净面积不变;应靠近楼梯间,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同时,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应至少确定1名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住院床位编制数在200张以上的,应至少确定2名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医院还应组建志愿消防组织,单位人员编制数在800人(含)以上的,志愿消防队员数量不应少于40人;人员编制数在800~300人(含)之间的,志愿消防队员数量不应少于30人;人员编制数在300~100人(含)之间的,志愿消防队员数量不应少于20人;人员编制数少于100人的,志愿消防队员数量不应少于10人;人员编制数少于30人的,全体人员均为志愿消防队员。
学校:每层安全出口至少2个
学校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应大于120米,距路边距离不应大于2米,距建筑外墙不宜大于5米。4类学校建筑要设置室内消火栓:建筑高度大于15米或体积大于1万平方米的办公建筑、教学建筑和其他单、多层民用建筑;体积大于5000立方米的图书馆建筑;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等单、多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米的学生公寓建筑。
学校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建筑面积大于50平方米的托儿所、幼儿园的休息室、学习室、活动室等主要功能用房不应少于两个疏散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此外,当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不应超过3层;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不应超过二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应为单层。